80后种粮大户雷应国
发布时间:2015.06.30    浏览次数:1720次

蓝天白云下微风吹过绿油油的稻田,夏天的乡村十分美丽。5月21日记者在宜春丰城市秀市镇农田的田埂上采访了80后种粮大户雷运国。


说起雷应国,那可是宜春市最大的“种粮大户”,曾荣获了“全国种粮售粮大户”、“全国粮食生产大户”、“江西省劳动模范”等称号,是领跑现代生态农业的80后新型农民。


“真心感谢农行对我的支持,没有农行的帮助就没有今天的生产规模”。


1981年出生的雷运国个子不高,皮肤黝黑,一副泥腿子的打扮,但是双目炯炯有神,谈起种粮思路清晰,侃侃而谈。


早在90年代末技校毕业回村,他也像世代为农的村民一样耕种着十几亩责任田,农闲从事种子、农药、化肥销售工作,凭着自己的踏实肯干,20岁就成为当地的致富能手。2004年开始,村民纷纷外出打工,许多边远山田都撂荒,雷应国却敢为人先,承包起210多亩的流转田。经过雷应国的精耕细作,科学管理,第一季单产就达到450公斤/亩,有的达到700公斤/亩。一年下来,雷应国赚了第一桶金,尝到了丰收的喜悦。成功的尝试成为雷应国谋求发展的动力,2010年种植面积扩大到1860亩,农行为他发放了第一笔3万元农户小额贷款,用于购买后的农田种子、农药、化肥等生产资料。


2011年,雷运国的农田出现了病虫害,祸不单行的是他的母亲得病住院治疗,资金周转出现了极大困难。农行客户经理特地请来宜春当地的农林专家实地帮助解决病虫害,并发放了一笔30万元的农业生产经营性贷款,给了他雪中送炭的帮助。


农业要做大做强,必须走规模化、集约化、组团发展之路。雷应国更进一步加强了种粮技术学习,加强了与农业部门、农业专家的联系。雷应国以一名现代新农民的胆识,先试先行,用新技术提升现代农业高效益。作为农民,雷应国在丰城第一个大面积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,第一个租用农用飞机喷洒农药,第一个使用稻谷烘焙技术,第一个实行工厂化育秧。对于雷运国的创新转型,农行又是大力支持,于2014年发放了99万元的“财政惠农通”贷款,用于购买烘焙设备、高速插秧机等农机具设备。


据悉,雷运国先后在当地成立了佳和种植专业合作社、民意农机专业合作社,扶持当地620位农户走向科学种植,使120多位农户年人均增收近3000元。截至到2015年4月,雷运国的种植面积已达3400亩,产值680万元。


据了解,下一步该行还将加大对雷运国油茶产业的支持力度,授信60万元,推动其油茶产业的发展。


上一篇:丰城市秀市镇农民雷应国当选十九大代表     下一篇:供销人奏响的为农服务之歌——中共十九大代表雷应国先进事迹     返回上一级

江西粒粒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
全国服务热线:400-1819-289
邮  箱:jxllx98@sina.com
公司地址 :江西省丰城市秀市镇龙山村
备案号:赣ICP备18016239号
支持ipv4和ipv6双向访问
技术支持:华企立方